书籍详细信息
![]() |
《父与子》
|
||||||||||||||||||
《父与子》是一本反映普通民众父子间生活、情感的漫画书。漫画充满了人性的温情和幽默,把普通民众的生活通过父子间的表露刻画的如此纯真。洋溢着暖暖的人情味。父亲和儿子那善良、乐观的本性却一直没有改变。因为他们具有这样美好的品质,所以遭遇困难不绝望,获得意外财富不忘本,一直过着许多人向往的快乐生活:平常而快乐,温馨又奇妙。父亲和儿子的故事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所表现的内容又是人类最无私的亲情。在德国家喻户晓,并且赢得了世界范围内的读者们的喜爱,被誉为是德国幽默的象征,享有极高的艺术评价。《父与子》漫画成为世界漫画史上重要的一章,这种父子间的温情与幽默感染着每位读者,历久弥新。 |
|||||||||||||||||||
问题1
通过哪些事情看出父亲对儿子无私的爱?
问题2
为什么父亲总是代替儿子做很多事情?
问题3
正本漫画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生活意义?
作者介绍
卜劳恩原名埃里希-奥赛尔(Erich Other),1903年3月18日出生于德国萨克森州翁特盖藤格林村,1907年随父亲迁居福格兰特山区的首府卜劳恩市,17岁进入莱比锡绘画学院学习,在5年的学习中卜劳恩的绘画作品屡屡获奖,1921年--1933年,卜劳恩发表了大量的幽默画作,并为作家卡斯特纳绘制插图,1930年和玛丽嘉尔德结婚,第二年生下儿子克里斯蒂安。这就是他们的父与子。 1934年,卜劳恩得到纳粹当局的允许,在不发表政治观点的前提下为《柏林画报》提供漫画连载,大师把对爱子克里斯蒂安和父亲保罗-奥赛尔的挚爱融入《父与子》的漫画当中,连续三年间,共创作了近二百幅的作品,这种父子间的爱,给了非常时期的人们带来了甜蜜和安慰,也使他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创作背景
相信所有看过《父与子》的人都不会不被漫画中那对天真纯挚、风趣可爱的父子逗得哈哈大笑、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然而这些作品创作背后所隐藏的残酷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现实可能却鲜为人知 埃·奥·卜劳恩原名埃里斯·奥塞尔,作为一名时事漫画撰稿人,在他事业的高峰,由于发表了一幅讽刺希特勒的政治漫画而遭到纳粹的仇恨和迫害。在这种情况下,《柏林画报》对奥塞尔伸出了援助之手 邀请他以非政治性的主题创作一个长篇系列漫画。经过深思熟虑,奥塞尔以自己和爱子克里斯蒂安的生活为原型,创作了一系列漫画作品,并以自己成长的城市卜劳恩为笔名发表了这组作品。生活在纳粹统治的恐怖阴影下的人们,在这组作品中看到了一个久违了的澄静无比的世界。 在这里,没有战争、没有歧视、没有政治,有的只是一个慈父、一个稚子, 他们之间不断地发生着各种使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善良和温情是其中永远不变的主题。 这组作品从1934年12月到1937年12月连续3年在《柏林画报》刊载,汇成了举世闻名的《父与子》系列漫画 《父与子》像一束阳光,始终照耀在人们心灵的最深处, 因为,在那里,孕育着一颗爱的种子
相关故事
一本引人入胜的书 Where is our son? 儿子去哪里了? Son is all fours and absorbed by a book. 儿子正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书。 “You,naughty boy, go to have dinner” “臭小子,干什么呢,赶紧吃饭去!” ④ But,where is Daddy now?可是, 这次爸爸又去哪儿了? ⑤“Go to find your daddy.” ⑥ Ah!Daddy is reading the book like me! 哦 !原来老爸正趴在地上看书呢!